威廉希尔williamhill_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中文官网

研究团队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陕甘宁边区教育研究中心 >> 研究团队

栗洪武_副本_副本.jpg

姓    名:栗洪武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陕甘宁边区教育史与中国近现代教育史

电子邮件:lihongwu@snnu.edu.cn

办公地点: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田家炳教育书院720工作室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威廉希尔2号信箱

个人简介:

栗洪武,汉族,1956年9月生,陕西榆林市人,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史专业学科带头人。1974年下乡插队,1977年参加工作。本科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硕士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和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史专业,2000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学者,2005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第九届国家督学,兼香港救助儿童基金会大陆项目咨询委员、全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全国教育学会学校管理分会理事、陕西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会长、陕西省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教育史和陕甘宁边区教育史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讲授中国教育史、陕甘宁教育史、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史、微格教学论和教师技能等课程。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专著和教材20多部;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现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0多项,获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10项。

主要研究成果:

(一)代表性著作和教材

1.《延安干部教育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2.《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3.《陕甘宁边区教育史》,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4.《陕甘宁边区新文字教育运动编年纪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9月出版。

5.《中国教育发展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6.《李绵教育文选》(上下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

7.《学校教育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国家规划教材,2013年3月第二版。

8.《现代教育学学习指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9.《教师实用教学技能》,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

10.《中外教育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二)代表性科研论文

1.《陕甘宁边区高等学校的办学经验及其意义》,《教育研究》,2002年第5 期。

2.《陕甘宁边区“干校教育模式”及其影响》,《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

  第7 期。

3.《陕甘宁边区“干校教育模式”的基本特点及其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

4.《陕甘宁边区教育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6

期。

5.《服务于全面开战的陕甘宁边区教育》,《教育研究》,2016年第8期。

6.《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历史规律》,《教育研究》,2015

年第10期。

7.《“五经博士”的设置与儒学尊崇地位的形成》,《教育研究》,2006年第

10期。

8.《“教师教育”不能取代“师范教育”》,《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9.《民国初年由学堂向学校嬗变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断层及其补救》,《华东师范

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0.《学校教育高于生活的品质及其教育学意义》,《教育研究》,2012年

   第12期。

(三)主持在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陕甘宁边区教育史料整理与研究”,(2015.10—2018.5),课题标准号:BOA150031,经费18万元人民币,在研。

2.国家出版基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项目“延安时期红色教育档案研究”,(2017.3—2020.5), 经费349万元人民币,在研。



yj_副本.jpg

姓    名:杨洁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教育史、性别教育、比较教育

电子邮件:yjlyj@snnu.edu.cn

办公地点: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田家炳教育书院702工作室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威廉希尔16号信箱

个人简介:

杨洁,回族,河南郾城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2000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史专业毕业,全日制研究生学历,获教育学博士。现任威廉希尔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陕西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民革总支主委,民革陕西省委常委,陕西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陕西妇女研究会理事,西安市雁塔区政协常委。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北京三联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和教材10多部;在《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电化教育研究》《历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10多项,获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8项。

主要研究成果:

(一)代表性著作和教材

1.《民国时期上海女子口述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

2.《中外教育名家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3.《中国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4.《20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

5.《教育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6.《独立的历程——让女人自己说话》,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7.《中外女性教育发展与比较》,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8.《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9.《走进教材和教学的性别世界》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6月出版

(二)代表性论文

1.《服务于全面开战的陕甘宁边区教育》,《教育研究》,2016年第8期。

2.《能力本位:当代教师专业标准建设的基石》,《教育研究》,2014年

  第10期。

3.《互联网教育应用的技术反思与伦理重建》,《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

  第20期。

4.《探究社区研究述评与展望》,《电化教育研究》,2016年第7期。

5.《苏青的知识女性观探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6.《关于妇女解放过程男性化的思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

  第4期。

7. 《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直接映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2年04期。

8. 《透视上海近现代女子教育》,《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05期。

9.《20世纪妇女口述史学术研讨论综述》,《历史研究》,1999年02期。

(三)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 ”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新中国农村民办教师口述史研究”。(2012.12—2016.12),项目编号:BOA120100,经费12万元人民币。已结项。

2.中央其他部门社科专用项目“新中国妇女口述史研究”。(2012.6—2014.7),项目编号:11AZZD01,经费10万元人民币。已结项。




李延平_副本.jpg

姓    名:李延平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比较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电子邮件:liyanping@snnu.edu.cn

办公地点: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田家炳教育书院717工作室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威廉希尔13号信箱

个人简介:

李延平,汉族,陕西安塞县人。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参加工作。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毕业,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教育学博士学位。威廉希尔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教育学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学分会常务理事,西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专家组成员。曾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进行合作研究和进修学习。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和教材十余部;在《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外国教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和英国教育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8项。

主要研究成果:

(一)代表性著作和教材

1.《当代美国教师教育个案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5年出版;

2.《学科教育实习指南·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2014出版;

3.《教育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

4.《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5.《当代国际教育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6.《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二)代表性科研论文

中文论文:

1.《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危机及其法治保障》,《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年第6期;

2.《关注艺术与思维:美国康涅狄格州HOT学校》,《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

3.《论职业教育公平》,《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

4.《生命本体观照下的教育》,《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5.《政府主导下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公平》,《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第7

  期;

6. 《21世纪初中国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8.《专家型人才成长模型对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11期;

9.《英国高等职业学校的管理特点》,《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第7期;

10. 学生本为发展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方向,东疆学刊,2000年第3期

英文论文:

1.The Changing Situation of New Centu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volum19 issue3,2005, U.K ;

2.Manag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Compare: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1998,2 U.K (the second author) ;

(三)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定位与功能定向——基于陕西县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反思”,(BJA 120083);

2.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失真问题的个案研究”(FJB011361);

3.2013年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比较教育学》;

4.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十二五”期间西安市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0JY24)


zzb_副本.jpg

姓    名:朱智斌

职    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陕甘宁边区教育史与中国古代教育史

电子邮件:zhuzhibin@snnu.edu.cn

办公地点: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田家炳教育书院702工作室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威廉希尔18号信箱

个人简介:

朱智斌,汉族,1965年9月生,陕西武功人。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史专业毕业,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任威廉希尔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兼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教育学会陶行知教育思想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和教材10多部;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理论与实践》《当代教师教育》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6项,获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8项。

主要研究成果:

(一)代表性著作和教材

1.《回族教育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2.《中国教育发展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3.《现代教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4.《学校教育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5.《教育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二)代表性科研论文

1.《试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2.《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中学生对待人际间道德冲突态度的比较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8期。

3.《社会转型时期民办高校也需转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

  第10期。

4.《盛宣怀与中国近代的新式学校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

  教育科学论文专辑。

5.《清末早期留美与留欧教育比较及其当代启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2

  年第2期。

6.《社会转型时期教师教育对生命化教育的召唤》,《当代教师教育》,2009 年第1期。

7.《解释课程自主发展——论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当代教师教育》,2012年第2期。

8.《论我国教师伦理内涵的不合理性》,《当代教师教育》,2013年第2期。

(三)主持科研项目

1.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调查研究”。

2.全国教育考试“十五”科研课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编写新模式研究”。

3.教育部人文社科“九五”规划第二批研究项目“西北回族地区九年义务教育质量评估研究”。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