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希尔williamhill_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中文官网

中心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西部教育研究中心 >> 中心动态
西部教育论坛第14期:变好还是更糟?美国德州教育公平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0-04-28     作者:   分享到:

4月28日上午9:30-11:30,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政策研究与评估中心的秦立霞博士在西部教育论坛&青年教育沙龙第14期中做了“变好还是更糟?美国德州教育公平的机遇与挑战——兼论教育研究方法的跨学科发展趋势”的研究分享。李延平教授、马红亮教授、王鹏伟教授、周兆海博士、冯晓敏副研究员、李玉栋博士、李玲博士、毋改霞博士、吴禅博士、洪杨博士、刘晓琳博士以及30多名博硕士们参与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由马红亮教授主持。

秦立霞老师,先后获得陕西师范大学和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两个博士学位,并在德州农工大学工作多年,现就职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系统教育政策研究与评估中心,主要研究教育政策评估与发展,比较教育以及跨学科研究方法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已经发表近20篇中英文学术成果,主持和参与一系列中美大型教育科研项目。近期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结合传统统计和Machine Learning等新型研究手段在教育领域建构预测与风险评估模型,从而为各类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咨询与支持。

在讲座中,秦老师介绍了本次分享的三个主题,分别是:(1)不同种族之间更融合还是更隔离?学生群体的变化和相关影响;(2)美国德州农村学校与教师流失;(3)教育领域中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秦老师首先解释了在美国种族隔离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介绍了德州的种族多元化、经济收入差距、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的多元化背景,提出了研究问题:德州的公立学校变得更加包容(Inclusiveness)还是隔离(Segregation),研究的目的:学生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变化及其对政府组织的影响,如对纪律、教师流动、学生流动性和学生成就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收集了TEA网站上2005-2018年的德克萨斯州学业成绩报告中的校级数据,并用戴尔指数(Theil Index)和多层模型(HLM growth models)进行了分析。接着,秦老师用数据图直观的展示了2005-2018年德州种族(Race/Ethnicity)、收入(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语言(ESL)的学生统计数据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城区(urban)、城镇(suburban)和农村(rural)的具体戴尔指数进行了详细说明。研究得出了从2005年到2018年,种族和收入隔离略有增加;ESL对隔离的影响虽然有所减少,但仍相对高于种族和收入对隔离的影响;学校之间收入隔离的加剧,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可能产生学生获取资源方面的不平等,进而影响学业成绩等。

接着,秦老师对美国德州农村学校与教师流失的问题进行了描述性的介绍。与主要的郊区和城区相比,德克萨斯州的农村学校总数略有下降;在地区层面,农村地区的教师流动率高于郊区和城区;根据少数族裔学生的比例来划分,高少数族裔学校(西班牙裔学生)和低少数族裔学校的教师流动率差异较大。在STAAR成绩方面,不同的学区(主城、乡村和郊区)有所不同;在乡村学校层面,高少数族裔乡村学校在STAAR中的得分最低,高少数族裔学校和低少数族裔学校之间的差距很大;……。

最后,秦老师分享了教育领域中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德克萨斯州农村地区教师流失率和高贫困率的学校分布为例强调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也表示经济学模型对教育政策研究也很重要。

在交流研讨环节,李延平教授认为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强调了学习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提出如何处理研究中普遍性与独特性的问题。秦老师认为研究中的普遍性可以使用量化研究进行解释、研究中的独特性可以使用质性研究进行具体分析。王鹏伟教授认为研究中使用戴尔指数等方法值得借鉴,秦博士的分享打开了我们的思路。周兆海博士提问学生成绩的差异主要是由教学因素影响还是学生个人因素影响以及假设政府政策促进学生融合的前提下,学校和教师关于融合的态度,秦老师认为学生成绩不仅受教师和学生个人的影响,还受政策、学校背景、家庭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教师和学校关于融合的态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群持有不同的观点。马红亮教授认为在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来支撑教育政策研究方面需要多和秦老师进行交流与合作。

在两个小时的远程交流研讨中,秦老师精彩和丰富的分享,拓展了西部教育研究中心师生们量化研究的视野,增加对前沿方法的认识,老师们希望今后能与秦老师进行更深入的跨国交流与合作。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