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3点-5点,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的聂景春博士在西部教育论坛&青年教师沙龙第13期中做了“随机干预实验在中国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的研究分享。西部教育研究中心马红亮教授、李玉栋博士、李玲博士、毋改霞博士、吴婵博士以及10多名博硕士研究生们参与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由马红亮教授主持。

聂景春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1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是农村教育、农村健康卫生政策及项目影响评估。截至2020年,在SSCI/CSSCI 期刊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China & World Economy、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人口学刊等发表论文十几篇。

首先,聂景春博士由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表彰Abhijit Banerjee教授等人为减轻全球贫困所做的实验性方法)引出了随机干预实验方法,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随机干预实验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发展项目的科学评估。接着,聂景春博士以女童奖学金项目是否有效提高了当地少数民族女童的入学率为例,讲解了如何科学评估该项目,提出常用评估方法“干预组的事前与事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同类对比”等的局限性,指出随着更多需要考虑的因素的加入,看到的影响效果也在流失。随后,聂景春博士介绍了什么是影响效果以及影响评估的基本问题和两种解决思路,具体介绍了随机干预实验方法,包括随机干预实验的核心、“三步曲”、“黄金准则”、基本步骤以及特点。最后,聂景春博士介绍了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的四个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婴幼儿营养健康与养育行为干预,贫困农村学生营养健康,民族地区小学计算机辅助学习,农村公共投资以及孕产妇妇幼保健等,并希望与西部教育研究中心有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在交流研讨环节,李玉栋博士提问教育经济实验研究如何做到随机抽样,聂博士认为教育经济实验做到随机抽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建议实验研究前要与当地政府协调,告知政府随机分配的重要性。吴婵博士提问教育论文中的政策建议对实际政策是否有积极影响和改进,聂博士讲到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的一些项目建议被中央政府采纳,但也指出了改进政府政策的难度。毋改霞博士提问实验研究过后对实验对象是否有积极影响,聂博士认为这取决于项目效果,并指出研究所所做项目有积极明显效果的占一半以上。李玲博士提问儿童养育项目项目是否对儿童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估,聂博士表示该项目有通过量表方式测量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水平。康海花同学提问通过实践问题升华成文章之后理论性欠缺如何解决,聂博士认为这要看研究问题对重大实践问题的关切程度,马红亮教授也建议要多看国外高水平文献,加强实证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
本次研讨会,聂博士从经济学的角度结合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多年大规模实验研究经验和丰富案例的讲解,开阔了西部教育研究中心师生们的学术视野和实证研究方法,中心老师们也期望今后能与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有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