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校首页 / 部长信箱 / 书记信箱 / 会议安排 / 领导接待日
陈玥
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职务/职称:副教授
电话:
邮箱:chenyue1122@snnu.edu.cn
基本资料
陈玥,男,汉族,陕西周至人,2015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比较教育专业毕业,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威廉希尔副教授,比较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等。已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
研究领域
比较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小学教育等
个人履历
2012年—2015年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专业,教育学博士学位
2009年—2012年 西南大学,外国教育史专业,教育学硕士学位
2017年—2018年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
2015年—至今 威廉希尔教师
学术兼职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承担的科研项目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国家青年课题“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比较研究”。
·主持:2019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的逻辑与未来走向研究”。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国家青年课题“中美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比较研究”。
·主持:2016年陕西省田家炳基金项目“主要发达国家班级管理制度的经验及借鉴研究”。
·参加: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世界高水平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特点研究”
·参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国家重点课题“教育国际化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的国际比较研究”
·参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若干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7.参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
著作与教材:
1.合著:《21世纪的世界高水平大学研究生教育:新特点与新趋势》(排名第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2.参著:《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
3.参编:《国际教育政策与发展趋势年度报告201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4.参译:《教育研究:定量、定性及混合方法》(第四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发表文章:
·《从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看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第9期。
·《美国一流大学博士生培养的经验及启示——基于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生的访谈分析》,《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年第3期。
·《我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基本逻辑及理性选择——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当代教育论坛》,2020年第7期。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比较教育新使命——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十九届年会综述》,《比较教育研究》,2019年第3期。
·《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析为例》,《外国教育研究》,2017年第7期。
·《博士生培养的关键一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实践及启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年第8期。
·《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改进策略探析》,《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年第6期。
·《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经验及启示》,《现代教育管理》,2017年第4期。
·《美国专业认证制度及其在博士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中的作用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第3期。
·《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基于欧盟相关政策的文本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16年第7期。
·《21世纪以来世界高水平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哈佛、剑桥、伯克利和墨尔本四所大学为例》,《外国教育研究》,2016年第7期。
·《关于当前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现代教育管理》,2016年第9期。
·《美国博士生教育面临的新时代使命及其改革策略》,《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年第5期。
·《论中国比较教育的重生——基于学科制度结构的视角》,《比较教育研究》,2015年第9期。
·《专业学位教育中学术能力培养的错位问题检视》,《教育研究》,2015年第7期。
·《哈佛大学跨学院联合培养博士模式的特征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15年第5期。
·《论西方课程研究的复杂性转向》,《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5期(该文于2014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转载)
·《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化运动”:产生、演变及特征》,《外国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
·《美英两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与理念探析——基于对<改革蓝图>和<教学的重要性>的分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年第3期。
·《论比较教育研究的五重路向》,《外国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经验与启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比较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新探索——基于文化理解的视角》,《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年第12期。
·《比较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国际共识与本土建议》,《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第11期。
·《公平与质量:美国联邦教育部<2011-2014财年战略规划>目标制定的价值取向》,《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第11期。
·《论比较教育研究的四重境界——兼谈比较教育的危机》,《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第7期(该文于2013年第10期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全文转 载;2013年第4期<季刊>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转载)。
·《欧盟“全民伊拉斯谟项目”述评》,《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6期。
·《新世纪以来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标准化运动”:背景、演变及特征》,《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28期。
·《美国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政策改革的特点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
·《质量与公平: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的新变革》,《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10期。
26.《“基于公平、追求卓越”——美国奥巴马政府基础教育<改革蓝图>述评》,《基础教育》,2011年第8期。
·《李建勋高等师范教育思想探析》,《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第6期。
获得的教学与科研表彰
获得的教学和科研表彰:
·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排名第三),(成果名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2016年12月,三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第十二届“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16年12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6年12月。
·教育社会科学医学研究论文计划奖,2015年6月,一等奖,香港圆玄学院教育基金会。
·北京市优秀毕业博士生研究生,2015年6月。
·陕西师范大学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19年12月。
·陕西师范大学2019-2020年度优秀实习带队教师,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