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希尔williamhill_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中文官网

中心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西部教育研究中心 >> 中心动态
西部教育论坛第5期:质性资料的分析专题研讨
发布时间:2019-10-08     作者:   分享到:

10月8日上午10点,李玲博士在西部教育论坛第5期Seminar中做了“质性资料分析”的主题分享,会议由洪杨博士主持。西部教育研究中心马红亮教授、刘骥教授、郭瑞迎博士、毋改霞博士、吴婵博士以及20余名职业教育、教育技术、比较教育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研讨会。

(洪杨博士主持)

主讲人简介

李玲,威廉希尔课程与教学系教师。2011年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2016年12月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全日制哲学博士学位,2017年加入威廉希尔,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师认知、教师专业发展、比较教师教育。

研讨会概述

交流分享中,李老师围绕“认同研究的意义、个案研究、质性资料的分析”三部分展开质性研究的主题分享。首先,李老师强调了做研究必须要认同研究的意义,同时从认识论、方法论、具体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质性研究的特点,分析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在研究立场、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工具等方面的差异。随后,李老师概括了质性研究的四种类型,即个案研究、教育民族志、叙事研究、扎根理论等,并给出了个案研究的定义、目的、类型以及所具有的特殊性、整体性、描述性、诠释性四大特征。接着,李老师着重剖析了对获取的质性资料如何进行系统化和条理化分析和诠释,强调在资料分析过程中与原有理论框架的互动,并给出了阅读原始资料、登录/编码(coding)、寻找“本土概念”、建立编码和归档系统四个质性资料分析的步骤。最后,李老师介绍了几个中英文个案研究的学术文献,供大家进一步拓展阅读。


(李玲博士分享)

编码—理论 定性研究模型

在互动研讨中,参会教师们针对个案研究、教育民族志的特点,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的区别,以及理论的普适性与个案研究的独特性之间的冲突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李玲博士和洪杨博士就参会老师和研究生们提出的各种疑惑进行解惑。

(参会人员)

本次研讨会促使参会的博硕研究生们对质性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明白了质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与教育民族志的区别,并掌握了访谈资料分析的一般步骤,为后续质性研究的开展工作夯实了基础。

Baidu
sogou